行走在复杂的城市中,谁还能没有属于自己的生存密码?11月3日10点,30名智能工程学院学子在9个学生会部门成员的全力保障下,带着总计60元钱和全院师生的期盼祝福,在全程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开启了5支挑战队伍与现实社会的30小时“硬刚”。
“拍拍手臂,捶捶胳膊,抖抖肩膀,擦擦桌子,轻轻一吹,不怕困难!”
【启动0.5H,出征】
早上10点,一场元气全开的出征仪式为即将出发的队员们打足了满满的“鸡血”。从每支队伍合力对团队文化的精心讲解,到参赛队员代表慷慨激昂的承诺宣读,到上届冠军夺主干货满满的经验分享,再到全能执行主席气场全开的“成吉思汗热身舞”,每名队员都变得信心倍增,迫不及待地伴随着青春的脚步,踏上了出征旅程。


“您已经走了21.388公里,恭喜您,破本月最高纪录。”
【启动4H,探索】
带着仅有的两元钱,各支队伍乘坐公交车,开启了自己“社会人”的角色。在车子行驶途中,各队队员积极商讨着任务分配情况,“一起并肩混社会”队队员张正和于泉鑫热情为老人让座,用热心温暖了整个车厢;“敢死队”队长在为公交车上的顾客讲解消防知识,让更多人关注安全问题。半小时后,五只队伍各自抵达活动地点,他们开始不断试探。“本以为找工作很容易,可是他们一听说我们是大学生兼职都拒绝了我们……”“真后悔当时没有参加职场生存挑战赛提前感受社会的毒打!”连续走了一下午,脚已经磨破了,他们也未曾停止。工作人员打开手机提示:“您已经走了21.388公里,恭喜您,破本月最高纪录。”工作人员只想笑笑,不说话!


“计划很完美,变化很残酷!”
【启动8H,彷徨】
“一起并肩混社会队”一下车就赶往了提前计划好的花店询问兼职情况,队长希望老板能够提前预支一下工资,为接下来的行动提供资金支柱。但老板并不愿意提前预支工资,并以店内清闲,队员对工作不了解为由婉拒,彻底打乱队伍计划。队长申得瑞表示:“计划很完美,变化很残酷!”他们不得不将队伍分为三小队,各自寻找兼职。
在寻找工作的途中,队员们东奔西走,不愿错过任何一家店,任何一个工作机会,用语言和实际行动告诉老板他们能行,工作人员时刻跟随着他们。现实终究不会向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因中午没有挣到钱,有的队伍只能吃泡面,有的队伍则会选择饿着。下午6:00,有2支队伍成功找到兼职,而其他队伍依然在迷茫中前进、商讨,但在他们疲劳的眼里仍夹杂着些许光亮。他们究竟能否能完成这次挑战呢?


“申得瑞,你怎么靠在墙角睡着了!”
【启动17H,劳动】
周三的夜晚对他们来说是漫长的,有的队伍在步行街卖花、发传单,有的队伍在餐馆里端盘子、擦桌子,有的则是值夜班到凌晨,本就疲惫的他们,肩上扛起了更重的担子。其中,有工作人员拍到,“一起混社会队”队长申得瑞坐在餐厅的板凳上,左手还拿着抹布,后背靠在墙上睡着了!“雪花队”在餐厅干兼职干吐了也未曾说过放弃。他们的坚定、不放弃、努力憧憬着未来的决心是有目共睹的。王老三烧烤端盘子、老贾家烤全羊打扫卫生、万达步行街卖花,转眼间队员们突破了重重困境,将自己劳动的汗水播撒到了泰安城区的各个角落。送走最后一拨客人后,张正同学看了一眼手表,发现已经是11月4日凌晨三点了……


“没有一起经历过挨饿受冻,我们就不是真正的哥们!如果没有你们,我也许坚持不到现在……”
【启动30H,收获】
经过了两天的历练,“雪花队”表现尤为突出,在兼职中共赚取一千零五十块钱,生活条件日益改善,并成功完成比赛任务。其他队伍也非常努力,成功完成基本任务、找到了住宿的地方。经历了一起挨饿受冻,经历了一起风吹日晒,经历了一起精疲力尽,团队的每一名成员在感念社会残酷的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了团队的力量。临近活动结束,各队队员都自愿录制视频,描述这两天在城市中的艰辛,描述与团队成员在一起的小温暖,表达自己对父母表示感恩。周四下午4:00,全员在岱庙广场集合,各队拿出自己旗子,在集体拍照中都拉出一个大大的笑脸,那是他们对自己劳动过后的满足与欣慰。




有一种尝试,叫做“自力更生,填饱肚子”;有一种突破,叫做“与陌生人说话”;有一种智慧,叫做“合理分工,团队协作”。希望智能学子能够永远保持这份年轻的心和热泪盈眶的情怀,奔赴下一场山海,城市生存挑战赛,我们明年顶峰再相逢!
(撰稿:智能工程学院 摄影:智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