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劳动教育成为当下教育领域颇受关注的热词。劳动教育可以使当代学生培养热爱劳动的意识,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掌握劳动的基本技能,同时懂得感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响应国家号召,行管和文秘班的同学们利用清明假期实实在在的下地体验了一把劳动人民的“日常”,并记录下了这一美好时刻。

行管19-1班佟洪云的劳动记录:家里种的桑树挺多的,几十亩的桑树对爸妈压力挺大的,这几天雇了一些人来剪枝子,我也来帮忙了几天。几天下来,不管是腿还是手,都十分劳累,这让我想起了去年夏天采桑叶,为了避免太阳灼伤,我全副武装,从桑地一边采到另一边,挑嫩叶子采,虽然戴着手套,但是一天下来手指还是变得十分僵硬。虽然过程是很劳累艰辛的,但是并不枯燥,我觉得能为爸妈减轻一点劳累是十分幸福的,现在想想,我感觉收获挺多的。劳动是一种别样的成长!
文秘19-1班房文娜的劳动记录:正值清明节,借这个机会正好去帮奶奶干点农活,帮助奶奶减轻一些劳动负担。一开始奶奶不让我帮忙,怕弄脏了我的衣服,最终奶奶犟不过我,开始让我帮忙。她不放心我,就在旁边看着我,和我说说笑笑的,我俩都特别的开心,这种幸福让我非常满足。劳动是有魔力的,它让我知道了劳动人民的辛苦与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应该倍感珍惜。
行管19-1班张延志的劳动记录:今天风和日丽,我们决定去田地里培土栽树,虽然有点热有点辛苦,但心中还是无限的满足。从劳动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劳动创造了一切。勤劳的人再穷,也会有富裕的一天。懒惰的人再富,也会有贫穷的一天。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字样,应该永远牢记我们心中。是呀,老舍先生也曾经说过: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句话真是耐人寻味,即讽刺了不会劳动的人,又体现了劳动的可贵。
文秘19-1班杨晓丽的劳动记录:今天下午,阳光明媚,春意盎然,结束了一周的网课学习,我们准备利用周六闲暇时间感受一下大自然的气息。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金灿灿的油菜花田,充满了无限生机。和弟弟在田地间挖了些荠菜,一下午不知不觉就过去了,我们过得特别充实惬意,满满一袋子的荠菜是我们一下午的收获。到了晚上吃了自己亲手挖的荠菜做的水饺,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真的是格外的美味啊。
行管19-1班赵文慧的劳动记录:完成了一天的学习和工作任务,为响应国务院和教育部的号召,加强劳动实践,我决定帮妈妈一起给菜园浇水施肥。本以为占地面积不大的菜园一会就可以浇完,但妈妈却跟我说不仅要浇表面,还要等水渗下去浇到根部,于是我拿着水管弯腰浇了将近一个小时,终于完工。接下来是翻土施肥,所谓的肥料就是牛羊的粪便还有带有蛋液的鸡蛋皮,当妈妈把那一桶鸡蛋皮倒入土里,一股恶臭袭来,我捏着鼻子才把翻好的地全部施完肥。想到农民们每个季度都要在几十亩的农田里耕作,会更加辛苦,这一下午又算什么。在以后,我们应该多多进行这类劳动实践,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文秘19-1班臧元征的劳动记录:清明三天假期我来到了乡下的奶奶家,天气刚刚好,我扛上了三齿钩去了麦地里给刚长出来的小麦苗松松土壤,打打药,奶奶教会我怎么用三齿钩,怎么踩能避免伤害脚下的麦苗,很快我就打完药回家了。最近正赶上最近种姜的时间,我们要将姜掰成小瓣晒几天,奶奶说这样会增加它的发芽率,我们将晒好的姜种拿去田地姜垄里种下,奶奶告诉我姜芽要朝南,我听着奶奶的教导种好了我们的姜地,结束后站起来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那是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行管19-1班张福蕾的劳动记录:清明节假日,趁着空闲之际,我早早地穿戴整齐准备帮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农活。初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母亲种的蒜苗长势很好,就连田埂上的野草也绿油油的,彰显着它们旺盛的生命力。我学着父母平时的样子拿着工具把地里的野草除掉,然后将这些草收拾成一小堆,扔在田埂上,让它们经受阳光的曝晒。经过半个小时的努力,我终于将杂草除尽。这次的劳动让我明白了,真正的美好生活只有靠劳动去创造,原来,劳动也可以很快乐。
文秘19-1班赵燕的劳动记录:周末,我回到了老家,帮着姥爷锄草,最大的感受就是:辛苦,很辛苦!但是非常充实,我对农具不熟悉,只能用手来拔,让我明白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站在这里放眼望去,没有高楼大厦和热闹的大街,只有质朴的绿色,可以感受清新的空气,让我知道劳动不只是辛苦,伴随辛苦的快乐是最重要的。
(行政管理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