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武汉新型冠状病毒爆发已有三个月,在医护人员与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逐渐好转,人民生活也发生了巨大改变。过去,城市全面封闭,人们只能“家里蹲”;如今,商店全部正常营业,外卖小哥重新飞驰在路上,为一户户人家送去热乎饭菜。在这个由冷清到热闹的过程中,孕育出许多英雄事迹,令同学们深有感触。智能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的同学们选择用不同的声音来记录生活中的变化,讲述那些让他们动容的人情知暖和大自然的声音。
2020年3月26日,由智能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艺术团举办的“‘铭记’智能建工声音收录馆第一季战‘疫’之声”活动正式启动,启动之初便受到了两院同学的踊跃报名,一周的活动期间,一段段声音陆续上传至智能建工声音收录馆。在声音收录馆中,有讲述战“疫”过程中的令人感动的英雄事迹的声音;有讲述自己的战“疫”故事的声音;有解封后街道重回热闹的叫卖声;有家人朋友们重聚一堂的欢声笑语;有治愈人心的烹饪饭菜的声音;有清晨生机盎然的鸟鸣声;有……一部部不同的作品,一个个不同的声音,却同样体现着两院学子对国家战“疫”的关注,对英雄的尊敬与敬佩以及对于疫情好转的振奋心情。


声音收录馆一经上线,引得两院同学纷纷“驻足”聆听,并积极参与投票,最终韩永久同学荣获一等奖,迟明昊、赵振凯两位同学荣获二等奖,姜涛、由志一、闫召峰三位同学荣获三等奖。
春天早已到来,气候逐渐变暖,樱花已经开放,人们的生活逐渐回到正轨,援鄂的医护人员陆续返回家乡,一切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坚信,在这个春天,在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取得胜利,打赢这场疫情狙击战!智能建工声音收录馆期待更多来自内心的声音!
疫情当前,无数的奉献者积极的投入到疫情的防控工作中。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固然值得我们尊敬,运送物资的司机师傅亦然值得我们敬佩,奋不顾身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的领导、警察、工作人员更是为我们筑起了一道道健康的屏障,但也有一部分人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为疫情防控工作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知道他们是为了谁。祖国的行动让我看到了大国的担当和我们坚实的后盾、全国上下联防联控让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众志成城,疫情之下,每一份奉献的力量都值得我们感恩。谢谢你,上演了最美逆行,谢谢你,为我们拼命,谢谢你,让更多的人看到这一幕。谢谢你!
——韩永久
如果知道自己的生命进入了倒计时,还会拼了命去做一些事,这样的人有吗?他就是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56岁的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定宇,他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作为疫情的主战场,医院收治病人超过800例张宁宇带领全院600名医护人员,奋战了30多天。没有节假日,不分白天黑夜,每天往往凌晨2时刚躺下,4时就得爬起来,接无数个电话,协调、处理各种突发事件。“雷厉风行”,是同事们对他的评价。张定宇微笑着为自己打圆场:“全院都晓得我性子急、嗓门大,是因为生命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他,是一个渐冻症患者!双腿已经开始萎缩,全身慢慢都会失去知觉。他每天都要瘸着腿与死神抢人,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却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接受隔离治疗。可是分身乏术的张定宇,却顾不上去看一眼妻子。“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不要畏惧寒冬,因为暖春总会来临,依旧有一群人在温暖着我们。
——迟明昊
清晨,推开窗户,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淡淡的花香萦绕鼻尖,鸟儿清脆地鸣叫着,像是在约你出门踏青,小狗也抑制不住那颗想要出去撒欢儿的心,着急地吠叫着,车也似乎是被远处传来的吆喝声叫醒了,疾驰而去,一切都是柔软又宁静。
——刘平
(撰稿:田欣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