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像盛夏的大雨,在我们还来不及撑开伞时便扑面而来。”在探索科技的浩瀚长河中,每一项突破性技术的诞生都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未知世界的大门。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边界,让学生对现代科技有更全面的认知,在智能工程学院 “信息产业大咖传记阅读计划”的推动下,4月16日,学院周玉林老师和孙太荣老师以书籍为载体,带领智能控制技术专业(专)24-1班同学在九河书院银河剧院开展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大咖传记阅读分享活动。
活动首先由周玉林老师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李开复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卓越成就,以及《AI·未来》这本书在行业内的重要地位。这本书不仅涵盖了人工智能的基础概念,更以丰富的案例展现了 AI 在医疗、教育、金融等多个行业的创新应用与发展趋势。AI发展重塑全球经济与社会结构,作为一名学生应该如何改变自己以适应发展,并由此引出本次分享会的主题。
AI引发的深度探讨

自由分享环节中,学生们积极踊跃,各抒己见。徐福政同学从学习教育的角度分享感悟。他说:“书中提到 AI 将推动个性化学习,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这太令人期待了。但这也提醒我们,要学会与 AI 协作,培养自己独特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不然很容易被取代。”
周长鑫同学则从职业岗位的角度思考,他提出AI发展将会首当其冲取代一些低技能重复性工作,例如制造业中,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机器人已广泛替代装配、搬运等岗位。同时AI发展也创造了新职业、提升了生产效率,并推动社会向更高层次转型。
解锁AI的多面奥秘


互动交流环节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学生们纷纷提出自己对 AI 的疑问和思考,从 “如何确保 AI 算法公平公正,避免歧视” 到 “未来哪些职业会被 AI 取代,我们该如何提前规划”,问题涉及 AI 伦理、就业前景等多个层面。周玉林老师结合书中观点与现实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针对 AI 伦理问题,他表示:“从技术研发源头,就要把公平、透明等伦理原则融入算法设计,同时加强监管和公众监督,让 AI 发展始终符合人类价值观。”
此次阅读分享会不仅为学生们搭建了思想碰撞的平台,更切实达成了知识拓展、兴趣激发和思维培养的目标。活动结束后,不少学生表示收获颇丰,对 AI 的认知从模糊变得清晰,探索科技的热情也愈发高涨。正如王金成同学所言:“这次分享会让我看到 AI 的无限可能,也让我明白,只有不断学习、积极思考,才能在未来科技浪潮中找准方向。”

活动最后孙太荣老师做了总结发言:“面对AI技术的指数级进化,人类需在创新加速与文明存续间寻找动态平衡。正如李开复在本书中写道人工智能未来如何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类如何采取行动。AI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共存,作为当代大学应当如何利用AI技术来提高自我,让AI真正服务于自己。同时鼓励同学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通过阅读大咖们的书籍学习大咖们成功的经验,欲破思维,发展自己,创造更加辉煌的明天”。
采写:孙太荣 周玉林
摄影:周玉林 孙太荣
供稿:智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