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英语四六级考试的号角悄然吹响,备考的紧张氛围在校园里渐渐蔓延。为帮助同学们高效备考,攻克英语学习难关,6月4日,由智能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学习部组织策划的 “四六级备考‘反焦虑’能量补给站” 座谈会在九河书院108室成功举办。三位在四六级考试中脱颖而出、在学术竞赛与综合发展中表现卓越的学长,化身“备考引航员”,与怀揣求知热情的学弟学妹们齐聚一堂,以轻松诙谐又干货满满的分享,为这场英语学习之旅注入全新活力。
闪亮开场:学霸履历点燃求知热潮

活动序幕轻启,主持人以温润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调,向莘莘学子引荐了三位学长典范。其中,滕家奕学姐以四级考试494分的傲人佳绩脱颖而出,其听力164分、阅读168分的卓越表现更是引人注目;耿睿彬学长则于大二之年跨越四级门槛,更在英文文献的浩瀚海洋中深耕细作,展现出超凡的学术素养与语言驾驭能力;而郭新鹏学长,四级虽以449分稳健过关,阅读部分更是斩获169分的高分。随后,学长们围绕着 “各题型提升方法”“备考时间规划”“考试技巧”“听力专项”“写作与心态” 这五大模块,缓缓展开一场思想的盛宴,倾囊相授备考途中的智慧锦囊。
干货速递:五大模块拆解通关秘籍

针对翻译题型“短时间提分难”这一让众多同学头疼的痛点,滕家奕学姐建议同学们从高频词汇和固定句式入手,这是搭建翻译这座大厦的基石。以历年真题为例,学姐着重强调了“先抓主谓宾主干,再补充修饰成分”的翻译逻辑,就如同先勾勒出一幅画的轮廓,再为其添上绚丽的色彩。同时,学姐还推荐同学们通过阅读《中国日报》双语版来积累时政热词,让大家的翻译既准确又紧跟时代潮流。

谈及听力训练,郭新鹏学长分享的“三遍精听法”堪称一剂良方。第一遍盲听抓主旨,如同在迷雾中寻找方向,先把握整体的大致走向;第二遍逐句听写,就像仔细雕琢一件艺术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第三遍对照原文标注连读弱读,进一步深化对听力内容的理解。学长表示,只要坚持一个月,听力敏感度定会明显提升,仿佛为同学们的听力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

面对阅读长难句这座难以攀登的大山,耿睿彬学长传授了“剥洋葱式分析法”。先找谓语动词确定主句,这是剥开洋葱的第一层;再拆分从句和插入语,一层一层地解析,核心意思自然就会显现。这种分析方法让同学们在面对复杂的长难句时不再望而却步,而是能够有条不紊地剖析出其中的含义。


在写作方面,耿睿彬学长建议同学们建立“素材库”,就像整理一个装满宝藏的百宝箱。将科技、环保、教育等主题的名言金句和数据案例分类整理,在写作时就能信手拈来,为文章增添光彩。若备考时间不足,郭新鹏学长给出了“抓重点题型”的策略。四级优先攻克阅读和听力(占比60%),六级侧重阅读和写作(占比55%)。他指出,阅读中的细节题和主旨题分值高、技巧性强,短期内提分效果显著,为时间紧迫的同学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互动交锋:直击痛点的答疑风暴

在自由提问环节,现场气氛如同燃烧的火焰,达到了高潮。同学们踊跃发言,一个个问题如连珠炮般抛出:“听力中遇到生词该怎么办?”“写作跑题影响有多大?”“考前一晚需要复习吗?”郭新鹏学长针对听力生词问题,给出了“学会舍弃”的建议。他提醒同学们不要纠结单个单词,要重点听上下文逻辑,有时候通过语境就能推断出大意,就像在一片迷雾中,通过周围的景象和声音来辨别方向。

关于写作跑题,耿睿彬学长强调“影响较大”,但他也给大家带来了希望:“若能及时调整方向,围绕主题展开相关论述,仍有挽回空间。”这就如同在行驶的列车上,即使偏离了轨道,只要及时调整,还是能够驶向正确的目的地。
谈及考前心态,滕家奕学姐则建议“适度放松”。她表示前一晚可以浏览错题本,但不要熬夜刷题,保持清醒的头脑更重要,就像在比赛前要养精蓄锐,以最佳的状态迎接挑战。
薪火相传:合影寄语照亮备考征途

活动最后,全体同学与学长们合影留念。镜头前,学长们寄语学弟学妹:“四六级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是提升英语能力的契机。希望大家保持耐心,坚持练习,相信努力终有回报!”本次座谈交流会通过 “精准经验分享+高频问题解答+实战技巧输出” 的模式,为同学们搭建了与优秀学长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据现场反馈,超90%的同学表示“收获颇丰,备考方向更清晰”。智能工程学院“学长计划”将持续聚焦学生成长需求,推出更多专业赋能活动,助力学子在学业道路上“跨级飞跃”,勇攀高峰。相信在学长们的经验指引和自身的努力下,同学们定能在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梦想。
采写:张 鑫 肖丽娟
摄影:路昊霖 王怡鸣
供稿:智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