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当前位置: 首页 >  完满教育 >  完满动态 >  志愿服务 >  信息正文

【行政管理学院】"银龄反诈"3.15·助力老年消费者练就"火眼金睛"

时间:2025-03-15 16:06:52    作者:    来源:     点击数:

“这保健品能包治百病?我可不上当!”3月14日,南湖社区广场上,65岁的张阿姨当场识破“推销员”的骗局,赢得阵阵掌声。“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为提升社区居民的消费维权意识,泰山科技学院“知法于心,践法于行”专项志愿服务队走进南湖社区,开展“普法进社区,志愿零距离”共建基层法治社区项目第二十七期——消费权益共维护,315我们在行动主题活动,以情景演绎、互动游戏等创新形式,让老年居民在沉浸式体验中掌握了权益保护的“硬核技能”。



普法大礼包:把法律条文变成生活指南


231B2

21D89

27F66


活动现场,四个色彩鲜明的易拉宝映入眼帘,通过普及消费者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典型案例以及维权方法等,使居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如何保护自己的消费权益,增强了维权意识。

看这边,志愿者正手拿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宣传单页与居民们围坐一起,纷纷讲述自己在消费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应对策略。一位阿姨主动参与交流,感慨地说:“我曾经电视购物被骗过,但自那以后,我学会了利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骗子现形记”情景剧:沉浸式揭露消费陷阱


2A819

72DA1

32AB0


舞台上,大学生志愿者通过细腻演绎,层层揭开保健品诈骗的伪装面具。从伪造专家身份到虚构产品功效,从情感攻势到限时促销,每个环节都精准复刻现实中的消费陷阱。当“推销员”声称“服用三个月根治高血压”时,台下观众席传来阵阵唏嘘。“原来这些骗子的话术都是有套路的,以后听到‘包治百病’就得警惕了!”老人们互相讨论着。

“维权保龄球”:击倒陷阱赢取法治能量


1A2E4

17410

17E63

2701F


现场摆放10个贴有消费问题的保龄球瓶,如“七日无理由退货适用哪些商品?”“遭遇价格欺诈如何索赔?”老人们手持迷你保龄球,瞄准目标奋力一掷,击倒的瓶子越多,学到的小知识也越丰富。“没想到维权知识还能这么学!击倒‘陷阱’的感觉真解气!”刚答对“直播带货假货维权流程”的一位爷爷笑着说。


27B2A

26F06


另一边,老人们转动转盘答题或屏息投掷乒乓球落入“陷阱蛋壳”,在轻松游戏中深化维权认知。

“法治投壶”:矢入铜壶解锁维权密码


3320D

2F073


广场东侧的“法治投壶”区人头攒动,地上摆放的铜壶分别标注“网络诈骗”“预付卡陷阱”等消费风险,参与者需将箭矢投入壶中并解释应对策略。“投中‘直播带货假货’壶,就得保留交易记录、及时平台举报!”一位阿姨精准投壶后激动的说道。活动将传统游戏与法律知识结合,既传承文化,又让维权意识“入脑入心”。

“正义之箭”:拉满弓弦击碎消费陷阱


29FAC

2756B


不远处的标靶上赫然贴着“虚假宣传”“价格欺诈”“预付卡跑路”等字样,居民们屏息凝神,搭箭拉弓,瞄准靶心蓄势待发。“遇到商家拒绝开发票怎么办?”大爷一箭命中“霸王条款”靶后,迅速给出答案:“留存证据,拨打12366税务热线举报!”引得围观居民连连鼓掌。志愿者介绍,每支箭矢尾部都贴有法律小妙招,老人们射中靶子后需结合法律知识分析案例,让维权知识随箭镞“直击人心”。


1E124


一场活动或许短暂,但法治的种子已在南湖社区悄然生根。从情景剧中识破骗局的会心一笑,到“维权故事汇”里分享经验的真挚共鸣,从击球游戏中收获知识的雀跃到投壶射箭的激动时刻——这些瞬间共同勾勒出基层法治建设的生动图景。

下一步,行政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与社区将持续深化合作,将“普法进社区”从一场活动拓展为365天的守护,让维权意识融入日常,让法治力量温暖每一处街巷。正如活动志愿者所言:“当每一位居民都成为法治的‘火种’,公平与正义便会在社区生生不息。”

弦鸣矢至,壶纳乾坤

银龄岁月亦显英姿

球击保龄,力贯千钧

智勇共破迷雾之局

法护民生,久久为功

为老维权共筑法治长城


书院社区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关注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