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激发青年学子投身公益事业的热情,智能工程学院于2025年3月26日在东岳书院报告厅成功举办青训计划第四十八期——“传承志愿精神,志愿者招标大会”。
通过项目展示、现场答辩、经验分享等形式,为志愿者团队搭建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来自智益行、乐益行、智安行、耕知行久、科普三十分、E动社区、智颂行、指尖科学8支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齐聚一堂,通过分享与对话,生动诠释了新时代青年志愿者的责任担当与奉献价值。

活动伊始,志愿者们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自身经历,用真实案例诠释志愿服务的现实意义,讲述了参与乐益行科普志愿活动的深刻体会。他们提到,科普志愿服务,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对社会责任感的践行,每一次耐心讲解,每一个答疑瞬间,都可能在他人心中种下求知的种子。
志愿者郭昊分享道:“当看到孩子们因为我们的讲解,对科学知识产生浓厚兴趣时,那种成就感难以言表。这不仅点燃了他们对未知的探索热情,更让我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
志愿者刘昱畅则感慨:“在社区服务中,与居民们的交流让我明白,科普知识能够实实在在地改善人们的生活,而我们正是这一改变的推动者。” 台下志愿者们被真诚分享深深打动,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活动现场,科普三十分服务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学秀”。通过趣味实验“火焰掌”,志愿者们讲解了火焰掌的原理。身着蓝色马甲的志愿者们以燃烧的实验和生动的情景剧为媒,用行动点燃同伴的好奇心,带动更多志愿者们踊跃尝试,引得同学们阵阵惊呼,现场气氛融洽。
“科学普及是志愿服务的重要领域,我们希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让红色教育更贴近青少年。”志愿者赵文浩说道。

本次志愿者招标大会,不仅为有意愿开展志愿服务项目的同学提供了展示平台,更通过志愿者们的分享,激发了广大师生对志愿活动的热情。
据了解,智能工程学院志愿服务项目自启动以来,已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无论是走进学校,社区,村庄还是参与各类科普展览,志愿者们都始终守岗位用专业知识和热情服务,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更多人的心中,共同为构建一个更加科学、文明的社会贡献力量。这场关于志愿精神的交流分享,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的总结,更是新征程的起点。

此次青训计划第四十八期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现了智能工程学院学子的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也为智能工程学院的志愿服务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志愿者们将继续秉持初心,用行动诠释志愿精神的真谛,为推动科普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撰写:刘美慧 王文娟
摄影:赵 悦 王 存
供稿:智能工程学院团总支青年志愿者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