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习惯在大学校园中的力量无法忽视,为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的压力,通信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学习部于4月9日在东岳书院119教室举办了一场关于微习惯的分享会。此次分享会邀请了于高杰、马爱英、张宗军、贺川峻四位学长为在场同学分享微习惯对自己的有益影响以及如何坚持微习惯。

活动开始前,主持人介绍了微习惯是一种非常小的行为改变,小到几乎不会失败,而且不需要太多的意志力去维持。随后邀请现场同学来了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被传到的同学需向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微习惯,现场同学们的微习惯有:每天记忆二十个单词、在聊天软件上续火花,刷刷小视频等等,这种互动小游戏不仅活跃了现场气氛,还让现场的同学对微习惯有了更深的认识。

活动伊始,于高杰学长率先分享了自己的微习惯——读书。学长说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我看来,读书是一场心灵的旅行。哪怕每次只能阅读几页内容,可滴水穿石,积少成多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众多书籍类型之中,我尤其喜爱读诗。诗中的魅力与内涵宛如一泓清泉,缓缓地流入我的心田,总能使我那颗在尘世中略显浮躁的心渐渐平静下来,让我在这喧嚣的世界里找到了一方属于自己的宁静天地。学长的分享使我们明白了即使微小的习惯只要坚持也能产生巨大的改变,更感受到了读书尤其是读诗对于心灵的滋养,这无疑为我们在忙碌的学习与生活中寻得了一处滋养灵魂的角落,激励着我们也去寻找并坚持属于自己的有益微习惯。

马爱英学姐告诉同学们,自己会借助一款专门用于时间管理和任务记录的软件来妥善安排各项事务。每天清晨醒来,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打开这款软件,先将当天需要完成的所有事情详细地记录下来,梳理过程中,她会结合软件强大的提醒功能,为每个任务和知识点安排合理的复习与巩固时间节点。软件会在预设的时间准时发出提醒,提醒她及时进行回顾和总结。通过学姐的分享,我们的收获是意识到科学合理利用时间管理和任务记录软件的重要性,它能够帮助我们有条不紊地处理繁杂事务,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同时也有助于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和自我约束习惯 。

张宗军学长为同学们带来了充满活力的跑步微习惯分享。他提到每天坚持跑步,从第一天跑一圈开启,而后逐渐增加,第二天跑两圈,如此循序渐进,让跑步慢慢融入生活成为微习惯。在跑步过程中,还会配合奖励机制,像完成阶段目标后出去旅游。当被主持人问及这样是否会厌烦时,学长坚定地回答,这是自己的爱好,能从中收获乐趣与健康,所以不会烦也不会放弃。听完学长的分享,让同学们明白当我们把一件事当作爱好,便能在其中持续汲取乐趣与力量,进而更加坚定地去追求健康与积极向上的生活。

压轴的贺川峻学长分享了学习的微习惯,他秉持着一个看似简单却行之有效的学习微习惯——每日精读一道难题。每天不管学业多么繁忙,他都会专门留出一段时间,专注于一道有挑战性的习题。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重新翻看这些错题本,重新做一遍曾经解不出的题目,以此来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学长分享的这个微习惯教会我们要正视学习中的困难,通过深入思考和反复钻研去克服它们,而不是逃避或者敷衍。

在此次学长们的分享中,我们深入地领略了微习惯的魅力与力量。无论是将大目标细化成一个个易操作的小步骤,还是利用微习惯一点点地重塑自己的行为模式,学长们都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模板和无尽的启示。总之,微习惯不是遥不可及的概念,而是一种实实在在、人人可为的生活哲学。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借鉴学长的经验,让微习惯在自己的生活中生根发芽,最终收获一个更加自律、更加优秀的自己。
供稿:通信工程学院
撰稿:刘子源
摄影:朱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