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下午,汶阳书院203的教室里不时爆发出阵阵欢笑与掌声。在心理委员马文慧同学的主持下,一场别开生面的“内耗,焦虑?何趣何从”心理主题班会正在温暖进行。这是该班本学期第二次举办此类活动,通过“情绪漂流瓶”和“蒙眼作画”等特色环节,不仅让同学们敞开心扉,更意外地让辅导员王孟瑶老师找到了解压知音。

漂流瓶里的真心话:从隔阂到理解
在“情绪漂流瓶”环节,一张张匿名纸条道出了同学们不为人知的烦恼。当“每晚被舍友磨牙声困扰”的纸条被读出时,引发了热烈讨论。心理委员马文慧引导大家:“其实很多矛盾都源于缺乏沟通。”在轻松的氛围中,当事人小房鼓起勇气承认是自己磨牙,室友们这才恍然大悟,当即商量出“睡前提醒暗号”的解决方案。
另一张“被舍友言语伤害”的纸条让现场安静下来。辅导员王孟瑶老师轻声分享:“作为辅导员,我完全理解这种压力。每天要处理各种突发情况,有时也会感到焦虑。”她的话让同学们第一次了解到,原来看似游刃有余的导员也会面临压力。


蒙眼作画妙趣横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蒙眼作画”环节将班会推向高潮。李浩睿在徐昊的指引下,竟然画出了王孟瑶老师的肖像,虽然线条歪歪扭扭,但标志性的长发和眼睛让人一眼就认出了这位深受爱戴的辅导员。“太像了!”同学们笑着鼓掌,王老师也忍俊不禁。

另一组王凯旋和徐凯新更是配合默契。当摘下眼罩看到自己把搭档画成了“抽象派大师作品”时,两人相视大笑。这种欢乐的互动让现场充满了轻松的氛围。
笔墨传情:导员的解压之道
在分享环节,王孟瑶老师首次详细讲述了自己的解压方式:每天无论多忙,我都会抽出半小时练字。看着墨水在宣纸上慢慢晕开,心情就会平静下来。原来导员也会焦虑啊!有同学感慨道。王老师笑着回应:“所以我们要互相理解。你们的学习压力,我的工作压力,都需要找到出口。”她建议同学们也可以尝试练字静心,或者找到适合自己的解压方式。
同心同行:温暖一直在延续
这是该班级第二次举办心理主题活动。与首次相比,更多同学主动敞开心扉。班会结束时,王孟瑶老师送给每位同学一张书法练习页:“希望你们在焦虑时,也能像我一样,在笔墨中找到平静。”这份特别的礼物,让这场班会有了更深的
延续意义。
采写:徐凯新 张国垒
摄影:徐凯新 张国垒
供稿:智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