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就业创业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班级共同进步。也为了适应当前就业市场竞争白热化,机械设计专业应届生面临技术迭代快、岗位匹配难等挑战。为帮助专升本学子突破求职瓶颈,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升本)24-1班于2025年10月18日16时于海右书院111教室举办专项赋能就创活动,并邀请其他班级的同学共同参加这次聚焦AI面试技能培养与老师行业经验传承和简历的指导,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提升学生职场竞争力,搭建从校园到企业的顺畅过渡桥梁。



全体同学到齐之后,活动在热烈欢迎的掌声中开始。首先由孙朋老师开始对同学进行了活动介绍,并为大家讲述了当前就业形式的严峻和自己对于就业的一些见解和经验,并欢迎侯保山同学为同学们介绍学校修建的AI面试仓和如何利用面试仓对面试的帮助,并基于在面试仓的面试可以对自己的简历做出适合的修改。因为应届生面试时常陷入多重困境:肢体语言僵硬导致亲和力不足而被面试官扣分,价值表达模糊使专业优势被掩盖,近半数学生无法在2分钟内清晰阐述项目成果。此外,简历与岗位需求脱节,进一步加剧求职成功率走低。



第二个环节是对大咖就业路解码:从书籍与创业故事中找方向,首先又王金涛同学讲解他对于大咖阅读后的见解,他讲述了雷军在金山软件的16年深耕,锤炼出对互联网产品的敏锐嗅觉,其"顺势而为"的理念启示学子需在机械领域积累核心技术壁垒;刘强东从中关村柜台到京东帝国的蜕变,印证了"小步快跑"策略的价值,早期通过实体零售验证商业模式的经验,为技术人才提供了从0到1的落地思路;孙正义在软银成立初期便布局人工智能赛道,这种跨越周期的战略眼光,提醒机械学子需关注智能制造、工业4.0等前沿方向。三位领袖虽路径各异,但持续学习与快速迭代的特质贯穿始终。最后由孙朋老师来做最后的总结。



第三个环节是双选会简章深析:拆解企业与个人优劣势找经验,这部分由孙朋老师为大家讲解自己的理解,讲解完后孙朋老师给大家发放了前几天在农业大学招聘会上带回来的企业招聘简章,为同学们研读企业发布的招聘简章。大家不仅关注岗位的职责与要求,更深入分析企业对于人才能力的侧重方向,从中找出自身优势与企业需求的契合点。同时,同学们也客观审视自身存在的不足,思考如何通过后续学习和实践来弥补短板。在交流讨论中,同学们分享各自对于企业优劣势的看法,以及个人在求职过程中可能具备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相互借鉴经验,共同探索提升求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第四个环节是个人简历精修:从优劣分析到针对性修改指导,本环节由李盈同学讲解收集的本班同学的简历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的优劣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解读招聘简章时,需重点关注"负责""参与""推动"等动词差异,精准定位岗位权责;通过"优先""熟悉""掌握"等程度词判断技能刚需等级。或通过脉脉等职场社交平台挖掘员工背景共性。然后由孙朋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现场展示的简历进行指导,指出展示的简历的优点和不足,然后再指出简历中需要优化的地方,如简历每个篇幅的长短、个人技能的书写和获奖情况如何介绍等简历的优化方法。



最后由孙朋老师做最后的会议总结,让同学们深刻领悟到了就业创业道路上的艰辛,但更让大家坚定了迎难而上、积极进取的决心。孙朋老师强调,在如今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中,同学们不能盲目投递简历,要精准定位自身优势与目标岗位的契合点。同时,要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像AI面试仓这样的工具,多进行模拟面试,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还鼓励同学们要持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对自己的职业规划有加更清晰的认识;多学实用的求职技巧,对未来的求职充满信心。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就创活动非常有意义,希望以后能多举办一些类似的活动,为同学们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此次“第N次点击发送,求职习惯养成计划”就创活动在同学们的积极反馈中圆满落下帷幕。

采写:侯保山 李 盈
摄影:孔德瑞 范 顺
供稿:智能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