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暖冬日,九河来轰趴,照片定格快乐,元宵留住甜蜜,纵使山高路远,,我们也会准时相聚九河,如期奔向团圆!
尽管冬日寒冷,但九河书院113“黄河弯”探索屋依然是一个温馨甜蜜的聚集地。12月6日16:00,九河“冬·飞雪 迎雪·邂逅第7期:大雪暖冬日,九河来轰趴!”活动与九河天团成员们准时见面,大家在制作美食共同庆祝传统大雪节气到来的同时,对九河书院刚举办和承办的几场活动进行总结。这次,我们不吃北方的饺子,改吃南方的元宵!将对冬天的美好愿景与希冀都揉进圆圆的元宵里,揉捏在这份欢腾喜乐中,驱散冬日的寒冷。
在开始制作之前,同学们的头脑中都有一个大大的疑问,元宵和汤圆到底有什么区别?它俩是不是一个东西呢?从制作工艺的角度看,元宵是把馅料放到装满糯米粉的簸箕里面翻滚,滚成一个个的圆球;汤圆则是把馅料包裹在糯米粉里面,经过反复揉搓出来的圆球。但是不管做的是元宵还是汤圆,这种中国南方传统的节日食品,无疑在今天成为了主角。按照之前的分工,大家兵分几队,一边的同学们拿起事先准备好的食材按照汤圆制作的步骤开始了制作:将糯米粉倒入盆中,一边加入适量的温水一边慢慢搅拌,等到所有的糯米粉都变成絮状就可以开始往一起揉捏了。原本的粉状糯米粉经过水的“调和”变成了光滑的粉团,既有弹性又不粘手,黑芝麻、红豆沙,同学们将自己喜欢的馅料包裹其中,期待着它变成香甜软糯的汤圆。
另一边的同学们按照元宵制作的步骤开始将馅料捏成一个个小球,沾水、裹粉、再沾水、再裹粉,如此反复七八次,直到所有的馅料都被均匀地包裹上干爽的糯米粉,一个个小小的元宵初具雏形。
这边的元宵和汤圆还在加急制作中,那边的粘豆包和蛋挞也安排上了。粘豆包是一种充满北方风情的传统小吃,在东北地区人们到了寒冷的冬天家家户户都会制作。今天的粘豆包制作我们对它进行了创新,将颇受年轻人喜爱的芋泥包裹其中,软糯的外皮,香甜的內馅,在制作环节需要极大的定力才能不咬下去。
蛋挞的制作还是最简单的,将蛋挞皮轻微解冻,将蛋挞液完全解冻,用蛋挞液将每一个蛋挞皮添至八分满再整齐摆列,220°上下火烤二十分钟。烤箱中的温度逐渐升高,蛋挞皮逐渐变得金黄酥脆,蛋挞液慢慢凝固,绵绵不绝地散发出诱人的香气。终于,烤箱发出了清脆的“叮”声,打开烤箱门,香气扑面而来,弥漫在整个房间。
要说最受欢迎的,还得是童年的街头美食淀粉肠,外表金黄酥脆,内里质地柔软,事先切好的花刀在热油的浸润下慢慢张开变成花瓣。一口下去,最先迎接口腔的是包裹着淀粉肠的辛香佐料,要说最正宗的淀粉肠,那一定是一口下去全是淀粉没有肉!
要说大雪节气什么最驱寒,那必然是香甜的柑橘茶。浓郁的茶叶搭配上新鲜的柑橘,再适当添加几块冰糖,轻抿一口,所有人都被这清新香甜的茶水惊艳到。
搓好的元宵准备就绪等待水热下锅,粘豆包也在蒸锅里接受热气的“熏陶”,烤箱嗡嗡作响,九河书院学生会的成员们手捧柑橘茶,进入到了总结发言时间。
在各部门代表对九河书院最近举办的几次大型活动总结完毕后,九河书院发展导师孙红艳老师、贾方雷老师以及九河书院综合办公室主任宋亚洁老师依次发言,在肯定了九河书院学生会成员们最近的辛勤付出同时鼓励同学们坚持到底,以饱满的热情和精神状态做好本学年书院各项活动的收尾工作,在九河书院浓浓的家文化氛围中探索发现一个更好的自己。
总结发言渐渐进入尾声,元宵、粘豆包、蛋挞等美食也新鲜出炉,向大家发起了热情的邀约。元宵虽然卖相不佳但是味道一绝,刚出锅的粘豆包还带着氲氲热气,大家端起果茶的纸杯热情干杯,九河书院的家文化和家温暖,让这个冬日变得更加温馨美好。
(供稿:九河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