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榫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其特点是利用凸起和凹槽相互搭接,不需要使用一颗钉子或螺丝,结构严谨稳固。卯榫结构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它不仅是古代工匠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国古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学院团总支·学生会社团服务部于2024年3月20日14:00至16:00在汶阳书院125举办“遮风挡雨筑梦家”卯榫结构手工搭建活动。希望通过这次卯榫结构手工搭建活动可以让同学们了解更多关于卯榫的传统文化。同时,加强同学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提升乐趣。


手工搭建卯榫结构不仅具有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义,更是对古代智慧工艺的继承和弘扬。在活动开始的时候,同学们在网上搜寻自己喜欢的模型并开始制作雏形。在活动中,参与者通过亲手搭建卯榫结构,不仅能够感受古代工匠的聪明才智,也能够加深对中国传统工艺的理解,激发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同时,手工搭建卯榫结构的技艺传承也意味着古代工艺的延续,对于传统技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榫卯结构是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体现。这种独特的连接方式,使得整体建筑和家具完美统一、浑然一体,展现了古建筑和中式家具的韵味与典雅。活动中,同学们亲身体验了卯榫结构的搭建过程,通过操作木材、锯割、刀等工具,将木材加工成符合要求的构件,并最终完成了一件件简单又经典的卯榫结构。他们认真参与和劳动成果展现了古代工匠智慧和劳动成果,也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传统卯榫结构手工搭建的价值所在。



传统文化如瑰宝,历史悠久,蕴含深厚。其独特的魅力不仅在与技艺的精湛,更在于道德理论的传承。此次活动对于传承中华传统工艺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意识。通过这次手工搭建活动,预期能够进一步提升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情感共鸣,让更多的同学了解卯榫结构的作用和魅力,并意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当今社会的重要性。
(撰稿:任远征 摄影:杨天宇)